印染废水回用工艺分析
2025-03-30
17

       印染行业作为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,主要服务于家纺、服装、特殊材料等产业。印染行业具有高耗能、高耗水、废水排放量大等特点,目前全国每年处理印染废水达到15亿吨,已位列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第六位。
 


 

      印染行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四个主要工序都会排出废水,前处理阶段排出退浆废水、煮炼废水、漂白废水和丝光废水(棉印染为主),染色工序排出染色废水,印花工序排出印花废水(包括印花后的皂洗、水洗废水),整理工序则排出整理废水。印染废水按污染物浓度可分为高浓度废水(包括退浆废水、煮炼废水、丝光废水、染色废水、印花废水、整理废水、碱减量污水在内)和低浓度废水(包含漂白废水在内),印染废水的水质随采用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异,污染物组分差异很大,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。
 


 

       随着我国纺织企业的不断发展,现行排放标准在实施过程遇到了一些问题,有必要对纺织工业污水排放进一步管控。生态环境部于2025年3月13日发布《纺织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(二次征求意见稿)》,新规覆盖纺织业全链条,包括棉、毛、丝等各类纺织品的染整加工环节,将明确污水排放限值,强化污水排放监管,推动企业技术升级,并将适用范围扩展至纺织工业园区集中处理设施。
 

      目前印染企业主要取低浓度废水或综合废水处理后的出水,作为废水回用系统的原水,通过处理后一部分水质好的水回用于生产系统,另一部分未经过深度处理的水作为杂用水回用于绿化清洁等用途。
 

 
       经过多年的发展,我国在印染废水处理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,经历了“简单生化+排放”、“生化+物化处理+部分回用”、“生化+物化处理+深度处理回用”的过程。其中,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共性分离技术,具有节能、高效、操作简便、占地少、易集成等优点,已被广泛用于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,主要有超滤(UF)、膜生物反应器(MBR)、膜化学反应器(MCR)、纳滤(NF)和反渗透(RO),部分基于膜法的组合工艺已被众多企业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,尤其“MBR+RO”双膜法可将印染废水回用率提升至50%,并且系统出水水质更优异,故市场使用率高。